许多同行说不会写绩效考核方案,其实写方案也就是这几个步骤,今天分享某三甲医院的绩效考核方案,如果你家医院没有一个成形的方案或是方案不成熟,可以参照别家的,再结合自家的,一个很好的绩效考核方案就出笼了。
为进一步贴切主题,本方案稍有改动
建立绩效类别,确立绩效级差。按岗位分为医师类、护理类和医技类和行政后勤类四大类,各类别又根据岗位职责、技术含量、风险程度分为若干小类。如医师类分为内科医师、外科医师、医技医师三小类。
绩效分配权重为:
医师:护理:医技=1:0.8 : 0.7(数据仅供参考)
一、医师类:
绩效分配:门诊、手术分配到人,病房分配到组(有条件的可以分配到人,但必须完成考核)。这种做法既体现多劳多得,又兼顾团队合作。三者合并为个人总绩效。
医师手术绩效分配原则:手术参与者的工作量分配:主刀和一名助手6:4,主刀和二名助手4:3:3,指导者、主刀和助手,3:3:2:2,指导者与主刀分配比例相同,体现带教医师的责任和风险。
二、护理类:
以护理质量、出院者人均费用、病人满意度等指标为每月考核指标,当月兑现绩效。
1.核算公式:按部门工作量指标(KPI)统计工作量,扣除可控成本后与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综合计算。实际占用床日×护理时数×床日单价+(非材料医疗收入×上年度可控成本率-当月领用可控成本)
2.引入“护理时数”的概念:护理时数:可以反映不同护理单元在不同病种下病种治疗的难易程度、操作的难易和技术要求、治疗风险性。
三、 医技类:
1.核算公式:按部门工作量指标(KPI)统计工作量,扣除科室可控成本后与各项质量控制指标综合计算。
科室绩效 =工作绩效指标(KPI)*绩效费-科室人员基本工资
科室二次分配
科室可依据医院分配原则,集合科室业务特点,制定科室二次分配方案。科室分配方案体现工作量、临床质量、病人满意度、职称、制度落实、劳动纪律、科研教学、新技术等因素,明确绩效的基础来源,增加绩效的透明度。门诊和手术绩效分配至人、病房绩效分配到医疗组。同时兼顾科, 组, 成员, 既确保对医疗组专业学术权威的劳动所得的高度,又确保组员积极性的提升。
医师类奖金二次分配
医师手术绩效的计算:先计算出医疗组绩效,再计算出一台手术的绩效,最后根据手术参与者的贡献大小,计算出每位参与者的绩效。先团队,后个人。为防止上级医师独揽手术,规定上级医师指导下级医师手术者,指导者与主刀者绩效比例相同。
护理类绩效二次分配
护理类绩效在以护理时数和工作量为主分配至护理病区后,病区内部还要进行二次分配。二次分配的原则是打破科内小锅饭和按身份定收入的弊端,以护理质量、岗位、班次、病人满意度等因素为主要因素,兼顾职称、年资的分配原则。
主要标准有三项:
1 岗位系数 :体现了护士所掌握的技术水平和工作能力
2 班次系数 :体现了护士工作的劳动强度
3 质量系数:体现由病人评价的护士工作的质量
每家医院都有不同的经营模式,我们可参考以上方案的主体框架,具体数字和分配公式要根据自家的来设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