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
研究背景与研究方法
B医院为大学直属附属医院,地处沿海S省西北部内陆地区,是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和省级区域医疗中心,近年来各项事业实现了快速发展。医院现有在岗职工3827名,其中医疗人员1158名(30.3%)、护理人员1802名(47.1%)、医技人员288名(7.5%)、药学人员92名(2.4%),职能部门人员443名(11.6%)、科研人员44名(1.l%)。正高级职称和博士学位人员中,医疗人员均为主体,分别占总体的83.73%和81.32%。
在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,还存在着不足和短板,十三五期间人才流失明显。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法、案例分析法等,以B公立医院为研究对象,回顾性分析了2016-2020年该院人力资源流失数据,以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为导向,探索优化组织支持体系,释放人才活力,为医院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。
02
B医院十三五(2016-2020年)期间人力资源流出数据及相关原因分类
2016年以来,随着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不断确立,各地各单位深入实施人才聚集工程,人才资源竞争日趋激烈。北上广以及省内经济发达大城市,人才竞争力优势明显,对于内陆和相对不发达地区吸引和留住人才带来很大压力。
2.1 B医院十三五期间人力资源流出基本情况
本研究分析了十三五期间B医院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流出情况,五年内医院累计流出223人。流出的人力资源中,年龄分布以35周岁以下中青年骨干为主。共流出143人(占比64.1%);学历数据中,以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为主,累计流出195人(占比87.5%);在职称、院龄分布中,初、中级职称人员流出203人(占比91%),10年以内院龄人员180人(占比80.8%),与年龄分布高度吻合;从人员类别来看,医疗、护理为主体,占比83.9%。
2.2 B医院十三五期间人力资源流出原因
为遏制人力资源流失,精准靶向施策,优化人才队伍建设,在职工办理离职手续时,医院采取问卷调查法、个体访谈法等,同步对各级各类人员离职情况进行数据汇总、挖掘和分析。
经过数据分析,离职原因及其占比为考取编制(34%)、夫妻分居(19%)、个人发展(14%)、个人深造(博士后、博士、硕士,占比14%)、内部交流(13%)以及健康原因(2%)、返回家乡(1%)、医院辞退(3%)等,其中考取编制、夫妻分居、个人发展、个人深造为离职主要原因,占比达到81%。
03
B医院十三五期间人力资源流出原因分析
3.1 人员身份转变推动了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流动
十三五期间,B医院人力资源流出最主要原因为“考取编制”,人群主要为35周岁以下的本专科学历护理、医技人员,该部分人群为合同制身份,家庭生活成本较重,经济收入诉求较高,自2017年起离职数量呈现明显上升趋势。
出现这种情况,主要原因为S省自2016年起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措施,各公立医院可根据业务水平、类型特点、床位数、门诊量等自主申请确定人员控制总量(同原编制内人员),部分县市级公立医院人员总量剧增,大量公开招聘护理专业等卫技人员。人员控制总量(编制)身份意味着稳定工作、较高薪酬和体面退休待遇,推动了人力资源由大型公立医院向县域级医院倾斜流动。
3.2 职业发展是推动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流动重要原因之一
十三五期间,B医院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(含离职学历学位深造)离职61人,是造成人员流失的第二大因素。该部分群体以硕士研究生及以上高学历层次为主体,内部占比为83.6%。
分析原因:
①人才竞争原因。医疗卫生行业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,需要高学历、高技能人才。十三五期间,各地区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育政策,实行个人职业发展政策倾斜、人才安置补贴经济倾斜、公立医院考核指标倾斜等,加剧了人才地域竞争性和流动性。
②个人学历提升需求。卫生技术人员培养周期长,学历层次与个人发展、经济收入直接正相关,同时部分医学高校博、硕士招生规模扩大,助推了个人深造学习主观能动性。
③个人发展原因。根据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结果反馈,人才流动个人发展原因包含更优质工作平台、更高级职称职务、更顺畅职业发展、更舒心工作环境、更优厚薪酬待遇、更顺心工作职业等。
3.3夫妻分居是造成医疗卫生专业人员流动不可忽视原因
在十三五期间离职的数据统计中,夫妻分居造成卫生专业人员流动的原因占比达到19%,是不可忽视的原因。以B医院为例,夫妻分居原因造成人力资源流失中,女性占比83.7%,这与传统理念中女性更多做出调整照顾家庭情形相吻合。
04
基于原因分析的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支持措施及工作成效
十四五伊始,基于人员流失情况和现有人力资源数据分析,B医院多措并举:①查阅文献,了解其他医院目前人才激励机制;②向医院管理、人力资源管理以及绩效管理领域专家进行政策咨询;③结合问卷调研数据。既考虑个人不同阶段发展的需求与激励,又区分不同层次人员的激励内容与方式选择,不断稳定、凝聚、培育和激励人才,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。
4.1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支持措施
4.1.1强化党委组织领导,完善制度体系建设
将人才工作纳入医院党委会“第一议题”,建立定期研究人才工作机制。先后制定落实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、推荐人才奖励办法、定期联系人才制度、人才内部培养规定、杰出人才培育工程、人才考核办法、人才认定方案等,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备人才引进、培育、激励、考核和发展制度体系。
4.1.2优化人员薪酬体系,发挥正向激励作用
2021年,改革制定编外人员工资调整方案,建立了编外职工薪资体系和可持续增长机制,推动合同制职工共享事业发展成果,增强认同感、归属感和获得感。探索实行高层次人才年薪制和目标责任制,将薪酬待遇与考核结果挂钩,多劳多得、优绩优筹,推动医院和个人协同发展。
4.1.3实行目标考核管理,压实科室主体责任
将人才工作纳入业务科室考核工作,实行年度述职、动态调整和目标考核管理,注重人才引进、培育、发展和氛围营造,推动亚专业发展和技术传承,不断压实科室人才队伍建设主体责任。
4.1.4加强学科平台建设,建立链式分类培养体系
2022年创建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,推动省级临床重点专科、重点学科、重点实验室建设,改扩建基础实验室,强化人才发展载体支撑函,实现平台建设与人才集聚协同发展。构建序贯式人才培养机制和“储备计划”“成长计划”“筑峰计划”分类培养体系,实施首席研究员PI工程、杰出人才培育工程、博士后分类培养工程等,临床、科研人才分类培养考核,建立“护航”成长机制,择优重点跟踪培育。
4.2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成效
十四五以来,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组织支持机制运行初见成效。①逐渐稳定了现有人力资源,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流失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(图1)。②人才引进取得明显成效,博士(后)及重点高校硕士研究生人才引进数量均创近年来新高。③高层次项目实现历史突破,2020年以来获批国家博士后工作站,新增国家级、省级重点人才15人,市级重点人才17人。
05
思考与建议
5.1要注意综合考虑不同层次人才需求,科学制定激励方案
不同阶段、不同层次人力资源需求不同,在工作中必须制定多元化、针对性激励方案,激励方式应注意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、工作需求和生活需求相结合。而且,在实际工作中,根据各卫生专业技术岗位人员流失情况(见图1),需要特别积极探索激励机制在医疗与护理等岗位的应用效果,以提高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。
5.2要注意营造文化氛围,树立“全流程”工作理念
应重视医院人才文化建设,对优秀人才在评先树优中进行倾斜,不断营造爱才惜才良好氛围。要引导人才主动适应医院环境和科室团队,克服“重引进、轻融合”“引进来、留不住”问题。
5.3要注意建立“链式”育才理念,充分挖掘内部人才资源
落实联系人才制度,根据人才需求,全面落实平台载体、科研经费、职称聘用、进修培训和研究生招收等支持政策,建立全周期培育理念和长效机制,充分挖掘人力资源内部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