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病案室,可能有的人脑袋中浮现的是:档案馆的模样,整排的病例档案,老旧的桌子,带着老花镜,满头白发的病案室管理人员。
如果你想到这些,说明你OUT啦,都2021年了,现在的病案工作已经进入电子信息化时代,大部分医院已经推行EMR。随着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强力推进,病案首页质量成为四大支撑体系之一,可以说,病案首页工作进入黄金发展期。
病案首页,是医务人员使用文字、符号、代码、数字等方式,将患者住院期间相关信息精练汇总在特定的表格中,形成病例数据摘要,可以说病案首页是浓缩了病案的精华部分。
病案首页内容包括了患者基本信息、住院过程信息、诊疗信息、费用信息,按照《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》(2016年版)要求,病案首页中有76项为必填项目,其中27项为住院信息、22项为诊疗信息、25项为患者信息、2项为费用信息。
一是数据录入和采集。病案首页的信息可从医院医务部、门诊部、财务部等部门采集收集,也有大量信息需要临床医师根据病人情况进行填写。
二是科室质控。病案首页信息采集填写完毕后,科室病案首页质控员或者是相关人员进行一级质控。
三是院级质控。病案管理人员、编码人员编写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代码,并根据病案内容,对首页信息进行院级质控。
病案首页完成后,信息管理人员按照数据传输接口标准及时上传数据,确保病案首页数据完整、准确。
病案首页是病例的精华,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基于医院病案首页数据的DRGs诊断相关分组不断进步,以病案首页信息为核心的病案信息已经成为医疗服务监管、医疗费用控制、医院精细管理的重要起点。重要性主要谈三点:
病案首页是病人出院后诊断与治疗的总结,也是疾病分类和医疗统计工作的原始资料,这是病案首页最开始存在的原因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,通过对病案首页的统计,我们还可以了解该医院对于某种疾病治疗的时间、方法、费用,并且可以了解该地区某种疾病的发病率,治愈率和有效治疗方法。更加深入的统计,能够深入探究医院的整体情况,也可了解不同科室的数据和信息,对科室不同团队的耗材使用量、术后恢复时间等进行比对分析,它越来越成为了现代医院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工具。
病案首页是DRGs复合医保付费的唯一信息来源,如果首页内容填错特别是填错了主要诊断,会导致该例病案不能入组,或者入组错误,影响医保付费。
以妇科为例,患者诊断为“外阴恶性肿瘤”,实行“外阴根治性切除术”,术中发现鳞癌残存,建议进一步手术。此后该患者重新入院,行“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”,医师在填写主诊断时,填写了“外阴恶性肿瘤”而非“淋巴结继发恶性肿瘤”,导致该病例与手术不符,未能入组。一位纵膈肿瘤患者,病案录入“纵膈病损切除术”,但后经查阅电子病例,临床医生漏填了一个术式“胸膜粘连松解术”,导致病例被误入到EB25,权重仅为1.59,大大降低了医保支付费用。(例子来源于江苏省肿瘤医院)
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,55个指标中有24个是关于医疗质量,其中7个指标的数据直接来源于病案首页,占所有指标的12.7%,占医疗质量指标的29.2%,病案首页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中,各医院在病案首页主要有以下几种问题:
国家规定的76项必填项目中,经常有漏填的选项。
比如,出生地、身份证号码漏填,或者是直接填写不详、不具体、不正确;工作单位及地址、户口/常住地址范围过大、不详细;电话号码和邮编漏填的情况比较普遍,或者联系方式填写不真实,以至于根据所填信息根本无法联系到本人,这对于今后随诊工作、保险理赔及医疗纠纷的处理时确认身份带来诸多困难;
还有新生儿体重信息未填,离院方式未填、医生未签字等情况;
在填写入院方式、入院时情况时,不论是否为急危重情况,一概为“一般”,造成危重患者数不确切;
造成损伤的外部原因及引起中毒的物质,临床常漏填,使外伤统计信息不准确。
影响最大的是主要诊断填写错误。将门诊诊断、入院诊断填写为主要诊断;没有将对身体健康危害最大、花费医疗精力最多、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作为主要诊断,反而根据“惯性思维”填了非主要诊断,影响了整个医院的CMI值。
比如住院时间天数,部分医院出院时间没有统一的规定,医院存在几个标准,住院天数与住院/出院时间进行比对,存在逻辑错误;比如,女性患者到医院治疗前列腺等,50岁的患者竟然是1990年出生等等。
由于临床医生根据欠缺国际疾病分类及手术操作分类知识,按照临床习惯书写诊断,导致选错了主要诊断、主要手术操作编码,特别是中西医综合医院,中医辨证十分复杂,临床医师或者编码员很难彻底掌握编码规则,过分依赖计算机编码词典,很难准确将临床诊断转换为ICD-10疾病代码和中医疾病代码。如某肿瘤专科医院,乳腺肿瘤患者较多,其中不乏男性患者。编码人员在编码的时候,把男性乳房恶性肿瘤C50.905编成了适用女性的乳腺恶性肿瘤C50.902,造成了逻辑错误,导致首页不能上传。
主要从三个 “不”来进行分析:
部分医院领导可对病案首页工作认识不够,对此项工作不太重视,以致医院没有专门病案首页质控人员,无质控小组、更无质控流程和质控规章制度,更别提对病案首页质量进行全院评比。
用一句流行的网络语言来表达实际操作的心情:有一种错误叫缺乏责任心,有一种能力叫什么都不懂。
临床医生这方面,由于工作量大、临床任务重,有重手术诊疗轻病案书写的习惯,并且病案首页录入的主力军是低年资临床医师,病案首页录入在学校未进行专业培训,入院后也无系统了解,仅仅是上级医师的带教,以至于有时没掌握正确的填写规则,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。
编码员这块,我国病案编码人员数量少,接受专业培训的更是少之又少,以某市级三甲医院为例,一年住院病例超8万例,而编码人员仅为4人,等于一个编码人员月工作量为1700份,特别是医保付费方式改变后,病案首页的质量必须不断提高,编码人员的工作量和压力将倍增。(题外话,随着医保复合付费方式的推行,医疗信息专业的学生将供不应求)
一是EMR系统不稳定,经常有瘫痪、不听使唤的时候;
二是部分医院EMR和HIS系统数据没有共享,许多数据需要临床医生或者是护士再次录入,特别首页中的病理结果(必填项目),很多病人出院后病理结果仍未得出,也无法通过病理检测编号自动上传结果,导致首页中此项长期漏填。
三是系统无法自动纠错、自动填入和缺项提示等功能,比如新生儿体重要求精确到10g,当录入为3.6时,系统需自动提示错误;当录入地址时,就自动填入邮编(话说,快递如此发达的现在,邮编这个项目可以为选填而非必填了),当录入身份证号码时,就自动计算患者年龄,这些能够让机器做的事情,就不必再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了。必填项目没填(非空上传)的时候,首页无法上传,这个功能很简单,但是可以大大降低病案首页的漏填率。
探究从三个层次进行探究和讨论:
1、医院领导要认识到病案首页的重要性,深刻的了解病案首页的作用,成立院级的病案首页管理委员会,在院级层面讨论年度病案首页工作要点、培训计划等重要事项,并要求科室也成立相应的管理小组;
2、将病案首页质量专项纳入医院质量管理考核方案,定期开展质评活动,结果全院公示,并与科室绩效考核挂钩,做到奖优罚劣。
3、补充专职编码员、病案统计人员。
4、推动医院MER系统功能升级,推动系统能够自动调用数据、非空上传、逻辑效验以及与各个平台互联互通,信息共享。
重点在培训和开展质评。培训要注意共性与个性兼顾。一方面,针对病案首页填写规则,对信息采集各个环节和所有涉及人员进行培训,重点将低年资医师、新入职人员纳入重点培训对象,开展系统培训,讲透病案首页填写规则,普及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知识;另一方面,对临床科室病案首页质量进行专题评估,根据科室特点,有针对性的开展专题培训,解决个性问题。质评重点在实时联系和定期评价,在编码过程中,发现临床科室的问题,及时反馈和沟通;根据院级安排,坚持不懈的抓好病案首页质量评定和评比工作。
按照PDCA循环,依据《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》(2016年版)要求,由科主任、护士长、内审员组成科室病案质控小组,负责传达病案工作相关精神,督促按时准确书写病案首页,组织科室病案质控会议,评价首页质量,找出解决方法。
病案首页是DRGs复合医保付费的唯一信息来源,如果首页内容填错特别是填错了主要诊断,会导致该例病案不能入组,或者入组错误,影响医保付费。